一、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組成
傅里葉變換紅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光譜儀主要由紅外光源、分束器、干涉儀、樣品池、探測器、計算
機數據處理系統(tǒng)、記錄系統(tǒng)等組成,是干涉型紅外光譜儀的典型代表,不同于色散型紅外儀的工作原理,它沒有單色器和狹
縫,利用邁克爾遜干涉儀獲得入射光的干涉圖,然后通過傅里葉數學變換,把時間域函數干涉圖變換為頻率域函數圖(普通
的紅外光譜圖)。
(1)光源: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為測定不同范圍的光譜而設置有多個光源。通常用的是鎢絲燈或碘鎢 燈(近紅外)、
硅碳棒(中紅外)、高壓汞燈及氧化釷燈(遠紅外)。
(2)分束器:分束器是邁克爾遜干涉儀的關鍵元件。其作用是將入射光束分成反射和透射兩部分,然后 再使之復合,如果
可動鏡使兩束光造成一定的光程差,則復合光束即可造成相長或相消干涉。
對分束器的要求是:應在波數v處使入射光束透射和反射各半,此時被調制的光束振幅最大。根據使用 波段范圍不同,在不
同介質材料上加相應的表面涂層,即構成分束器。
(3)探測器: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所用的探測器與色散型紅外分光光度計所用的探測器無本質的區(qū) 別。常用的探測器有
硫酸三甘鈦(TGS)、鈮酸鋇鍶、碲鎘汞、銻化銦等。
(4)數據處理系統(tǒng):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數據處理系統(tǒng)的核心是計算機,功能是控制儀器的操作,收集 數據和處理數據。

二、傅里葉變換紅外光譜儀原理
特定頻率的紅外光照射被分析試樣,如果分子中有某個基團的振動頻率與照射的紅外線頻率一致是便會產生共振并吸收一定
量的紅外光,儀器記錄儀便會記錄這個分子的吸收情況,這樣便能夠得到試樣成分的特征光譜,傅里葉紅外光譜儀便是利用
這一原理來推斷化合物的類型與結構。
紅外譜圖的獲取方法是檢測器探測透過樣品后帶有信息的干涉光,經過信號處理后獲取譜圖。干涉光的產生是通過紅外光源
發(fā)射出的紅外光入射到光束分裂器(類似半反半透鏡)上,紅外光將分成兩束光分別到定鏡與動鏡上。由于動鏡是在一定距離范
圍內勻速運動的,因此兩束光形成光程差,在返回分束器的時產生干涉。這種測試方法能夠對不同狀態(tài)的樣品進行測量(固
、液、氣),并且解決了色散型光譜分析光能量輸出小、測量耗時長、分辨率低等缺點。目前傅里葉紅外光譜儀以廣泛用于
科研、學術、分析等領域。傅里葉紅外光譜儀由紅外燈源、光闌、干涉儀、樣品室、檢測器以及各種紅外反射鏡、數據處理
系統(tǒng)等。